欢迎电话咨询

021-5120-5329


关注Ghawar加维公众号

获取最新行业洞察


欢迎邮件咨询

marketing@ghawar.cn

Ghawar案例入选2022中国数字设计发展白皮书

2022-09-28 News
奖项荣誉 数字设计与消费 数字营销 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 数字设计发展白皮书

2022年9月,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CIDI)重磅发布2022中国数字设计发展白皮书《数字设计新机遇》。基于全新的消费者视角洞察平台Ghawar加维®的商业应用案例入选白皮书“数字设计与消费”章节,从消费行为数据分析到营销规划,再到数字体验设计与落地,共同探索数字设计与数字营销的神奇碰撞。




扫码下方二维码,获取完整版白皮书 




数字设计的定义

G.png

中国的设计主要起源于工业机械、建筑、工艺美术三个不同领域,融合发展至今逐步衍生出交互设计、服务设计、体验设计等领域。但对庞大的中国经济和丰富的中国产业体系而言,仅从专业的设计服务角度是难以找到明显经济价值的,在大企业中的设计部门也往往被视作是研发的一部分而难以被广泛关注。更重要的是,对政府产业经济部门,以及公众传播而言,模糊的设计定义会让政策制定者、产业经济部门难以找到有效的政策抓手,提升设计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立足当下,对数字设计的含义开展研究,是本次研究工作中首先要解决的难题。以上海市政府的产业政策为例,中国数字经济产业政策虽没有明确提出数字设计的定义,但从内容层面已经对数字设计的应用与发展方向进行了规划,而且我们认为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和人才匹配度上看,中国产业政策中对数字设计含义的理解基本可以覆盖大多数重点产业。通过研究数字设计与产业的关联,我们对不同领域中对数字设计的认知进行归纳提炼,最终明确数字设计的四大基本要素:


1. 数据资源是数字设计的关键生产要素;

2. 数字设计的生产工具主要为软件与终端设备(如电脑等各类智能终端);

3. 数字设计作为创新活动,主要解决工程、软件、商业、艺术等领域的创造性和优化性需求;

4. 数字设计具有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特征,产生的经济活动均属于数字经济。


因此,我们对数字设计提出如下定义:


数字设计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以软件与终端设备为主要生产工具,通过在工程、软件、商业、艺术等领域提供创造性与优化性创新方案,最终产出数字经济的生产性服务活动。


数字设计的范畴

        G.png


本次白皮书是国内首次对数字设计范畴开展讨论。伴随社会经济与产业升级,设计在产业中的边界也在不断移动。CIDI 从政策制定者与企业经营者最关心的三个角度:行业范畴、职业范畴与技能范畴展开。对数字设计范畴的讨论,也同样对高校与设计从业者,提供了未来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引。2018年,英国设计委员会(Design Council)对设计技能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得出对设计专业人士最重要的13个技能(下图)。考虑到各国对职业技能的分类普遍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因此 Design Council 对设计技能的研究奠定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基础。CIDI 认为英国设计委员会对设计技能的研究同样可以较好适用于中国,并且其中有相当比例的技能属于数字技能,覆盖了数字设计技能范畴。




数字设计技能在产业中的应用,促成了各式各样的数字设计职业。在对数字设计职业范畴的研究中,以上一部分对数字设计技能范畴研究结论为出发点,根据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2022 年版) 中的具体职业分类,以“技能—职业”为内在逻辑梳理出42个数字设计相关职业。在这些职业的工作中,设计技能承担了重要的角色,这些职业的专业从业人员应被视作数字设计专业从业人员。在国家职业分类大典(2022 年版) 中,首次标注了数字职业(标注为S)。数字职业是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视角,围绕数字语言表达、数字信息传输、数字内容生产三个维度及相关指标综合论证得出。在梳理出的42个数字设计相关职业中,有34个职业属于数字职业。这也印证了数字设计与数字经济的强相关。


完整数字设计职业一览见《数字设计新机遇》-2022中国数字设计发展白皮书


本白皮书中,CIDI 通过对职业范畴的分析,重新归纳总结了数字设计专业从业人员。显然,数字设计专业从业人员并非仅在设计领域从事专业工作,而是分布在多个行业领域之中,并且除了工程设计之外,并没有官方机构对其行业边界与工作内容进行监督与管理,也不需要相关的职业从业资格证等要求。这使得数字设计专业从业人员与其他职业(例如金融、律师、 医生、会计等)相比,难以被行业所明确定义,而且人员分布具有显著的行业分散特征。


因此我们需要对设计与行业的关系进行明确。回顾我国当代设计的发展,不论是从官方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还是市场公认的行业分类中,设计不是以一个单独的一级或二级行业门类存在,而是分布在多个行业门类的细分行业中。2021 年,CIDI提出了工业设计与产业的共生关系,并编制了工业设计产业共生图谱。该图谱创造性地首次将设计与不同行业的关联关系做了量化,并从中可归纳出设计与行业的三种关系:


1. 设计引领的行业(A)

2. 设计驱动的行业(B) 

3. 设计赋能的行业(C)


2022 年,根据对数字设计的含义、数字设计技能范畴与职业范畴的研究结论,CIDI 基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和《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完成了对数字设计产业共生图谱的编制,明确了数字设计行业范畴,并对相关行业进行了分类



数字设计:应用与趋势

G.png


在CIDI过往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工业制造、科技、创意、品牌、消费、体验六大领域,数字设计所受到的关注度最高,而且不论是行业内对数字设计技能的需求,还是对数字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持续保持在高增长的发展趋势之中。数字设计应用的具体形式,会根据应用的对象不同而变化。在生产领域,数字设计更多作为技能与技术的创新开展应用;在服务领域,数字设计则更多会变成咨询服务、科技服务、设计服务等不同形态的高技能服务应用;在组织领域,数字设计本身作为数字化创新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各类型的数字创新中心则会成为在大型组织中数字设计的载体。整体而言,数字设计的应用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软件、终端、数据相关的技术成熟发展,给数字设计在各领域的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数字设计所带来的效率、内容、模式等多维度的提升,大幅提高了行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01 数字设计与工业制造

在工业制造领域,伴随数字技术与服务型制造进一步对工业制造价值链的渗透与改变,工业制造对数字设计的需求将持续提高。对高技术、高难度的复杂工业制造而言,数字设计在实现基于数据、算法 和数字终端的模型优化、场景优化、服务优化中具有无可比拟的技术和效率优势,而这些是通过传统设计流程难以实现的。


因此 CIDI 认为,数字设计,尤其是在工程设计领域,将成为尖端工业制造在设计过程中的主流,设计思维将从顶层架构层面推动工业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的进程。对于中国工业制造企业而言,通过数字设计提升技术与服务在价值链中的比重,对推动制造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2 数字设计与科技

科技与数字设计在数据、应用、创新、知识密集型等关键要素中具有天然的强相关性。伴随科技行业在创新端的不断强化与资源投资,不论是侧重研发端的工程设计,还是侧重产品端的产品设计,还是侧重服务、体验、模式端的设计思维,我们认为数字设计将继续作为支撑要素推动科技行业的发展。


设计是科学技术转化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对中国科技企业而言,数字设计与技术的融合将帮助企业在创新端保持前沿站位,在市场端扩大场景应用与用户体验,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03 数字设计与创意

创意是商业活动与大众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CIDI 认为,伴随商业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创意的需求,特别是优秀的创意内容和数字表达方式将继续增加。数字人、潮流玩具、AI 内容生成等新的创意内容层出不穷,为广大创作者带来丰富的机遇。数字设计作为支撑数字创意的核心活动,也势必将在未来得到长足发展


04 数字设计与品牌

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品牌内容生产的工具和方式、内容流通传播的平台和方式,以及内容需求数量、速度和多样性却正在以指数的方式增长。设计生产力越解放,品牌越需要更发达的设计流转的数字基础设施,将数字设计内容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分发。品牌需要带着管理资产的眼光,去辨别和看待数字设计资产的对于自己组织的价值。设计资产和物理性质的资产一样,会为品牌创造短期与长期的价值。数字内容成为资产的前提是内容的复用,而复用的基础是内容能够被找到。包含创意数据、商业数据、用户数据等在内的元数据,是让设计实现可搜索、可复用的关键介质。因此,有效的元数据识别、提取、管理、 学习是使设计成为资产并产生复利的关键


05数字设计与消费

不论是消费巨头,还是电商平台,都在发力打造以消费者数据为中心的营销新链路和虚拟体验构建的新的“人-场-货”。伴随消费市场竞争与电商平台之间竞争的白热化,CIDI 认为,以消费者数据和数字体验为核心的营销与消费场景设计将迎来更大机遇,数字设计在其中也将扮演更加重要的幕后角色


06 数字设计与体验

未来产品的设计可被复制,但建立的关系不可替代,这种关系的建立靠的就是体验。用户群体未来更趋向割裂,品牌要沉淀自己的忠诚用户群体,用户就会在企业设定的范围之内跟品牌产生更深入的关系,这就是未来的“关系壁垒”。设计的终极目标,就是建立关系,任何产品或品牌也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品牌之间,建立信任获得尊重,从而不可替代。


新的思路结合技术的手段,则赋能服务设计具备了多维度体验生态的建立,从而使企业与用户之间,通过独特关系的建立形成新的竞争力。


在体验领域,数字设计的新使命是从改变生活到改善生活。以往的设计满足功能,从而改变人们的生活。如今生产力普遍同质化,产品设计聚焦的是功能展现的形式和时机,提升使用的愉悦感,从而不断改善用户的生活。创造快乐成了新的使命。


作者

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CIDI)

裴轩 数字及新兴产业总监


感谢为本白皮书提供思想、洞见、案例的行业专家与朋友们

特赞 Tezign

范凌、罗诗然

ARK 创新咨询

王心磊、华芳

意略明

段永亮、陆云

埃森哲

胡定宇

海尔

张莹

日铁软件团队


关于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

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 (CIDI) 是首批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 ( 数字设计领域 ),也是国家发展数字设计,提升数字经济下产业竞争力和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专业机构。CIDI 以服务国家数字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领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引领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主要使命,并承担设计赋能产业的机 构职能,推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在产业升级与创新中的应用实施和方案落地。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敬请发送邮件至

marketing@ghawar.cn

了解更多Ghawar加维数字解决方案